综合信息
 动态信息 
 校内通知 
 学校要闻 
 领导讲话 
 大事记 
 太工信息 
 学习园地 
 高教动态 
 领导参考 
 办公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信息>>领导讲话>>正文

党委书记吴刚在太原工业学院2012年工作部署暨党风廉政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2012-03-15 15:18     (点击: )

2012229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科以上干部会议,安排部署学院2012年工作。

刚才,俊清院长代表学院党委、行政回顾了2011年学院的工作,对2012年的党政工作做了统一安排,孙玮书记对全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了布置。他们所讲的是经过学院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的,我完全同意。为落实工作责任,我们还签订了安全稳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2011年,学院在齐存田书记、吴俊清院长和班子的带领下,在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高标准完成了“三年一小变”的目标。在这里向同志们表达我的祝贺和敬意,也代表学院党委、行政对同志们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推动和落实2012年工作,讲三方面的意见:

一、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分析研判面临的形势,保持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分析研判面临的形势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础,也是我们信心和决心的来源。大家应该看到,当前是我们发展的良好机遇期。

从发展的外部环境上看,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特别是经过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2011年底总量达到47.16万亿元,按现时汇率折算为7.49万亿美元,列世界第二;外汇储备3.18万亿美元,列世界首位)。经济的发展,使国家有力量更加关注社会的协调发展,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注和重视教育。

就我国教育而言,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定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国策,加大了教育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加快了教育发展步伐。“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强国必先强教”,把教育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就高等教育而言,高等教育处于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功能(胡锦涛《清华百年校庆讲话》),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按照《纲要》规划,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要由2009年的24.6%,增长到2015年的36%,2020年的40%2009年在学规模2979万人,2015年要达到3350万人(比2009年增长371万),2020年要达到3550万人(比2009年增长571万)。高等教育在质量提升、规模发展上都还有空间。

就我省而言,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奋斗目标。2011年,我省GDP突破万亿元,财政收入突破2000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教育投入上,全省教育财政支出要占到一般预算支出的16%,今年就要增加100亿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近两年来,相继解决了高校的编制问题(我校220),生均经费提高问题(2011年提高到9000元,201212000元),新校区建设问题,学科建设经费问题(新增6500万),启动了“三晋学者”支持计划,为我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特别是前两项,对我院发展意义重大。

从发展的自身条件上看,经过这一段的学习调研,我感到学校有建校58年的丰厚积淀,升本使学院有了质的跨越,特别是升本后短短5年,学院负重前行,整体工作和师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学院人称之为“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的态势是良好的,后发的势头是强劲的。主要表现在:

    ——学科的优势。我们是全省新建本科院校中唯一的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学校。我们办工科有基础。我校的第一个校名就是华北第五工业学校,意味着我们深层思想、办学理念、行为习惯渗透着很强的工科意识。我们办工科符合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符合山西的产业发展规划。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目标的第一条就是工业新型化,在工业十大产业工程中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我们学校的学科设置的耦合程度很高,涉煤的五大产业主要也是煤化工,与我们传统学科——化工关系紧密。意味着我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有很大的空间。就人才培养而言,我们在招生、就业方面的优势比较其他同质化严重的新建本科而言现在就有优势,长远看,这种优势会体现得更明显。除工科外,我们还有理、经、管、文、法等学科,可以学科互补,交叉融合。

——规模的优势。我校现在本专科在校生达到12000多名,在同类院校中规模不算小,但学校在职教职工只有730名,相比较我们的规模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在处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上,我感觉,就学校目前而言,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一定的规模就不能支撑学校的发展,也难以谈到结构的调整和质量的提升。

——硬件支持条件的优势。基本条件和经费的保障是基础性保障。近年来,学校在条件建设上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校园基本建设上,建筑面积翻了近一番。仅去年就有10项工程同时动工。在实验室建设上,每年投入近2000万,学生实验实训条件得到改善,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创造了条件。在经费支持上,去年年末决算,总经费达到了两个亿。2012年生均拨款增长到12000后,我院的财务状况将进一步改观。

——队伍的优势。我说队伍的优势,不是说我们的队伍有多强大,应该说,就办学而言,这是我们的短板、是我们必须重点加强的地方。我这里想说的是我们干事创业的精神,是我们良好的风貌和状态。来学校时间不长,但这种体验和感受越来越深,越来越真切。224,我和在校的院领导到各系部、各部门看望大家。各单位都在集中研究工作,同志们脸上都挂着微笑和喜悦,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我想,有这样团结凝聚、人心思干、人心思上的队伍,我们就能干成事、干好事、成大事。

在分析我们面临的机遇和优势的时候,我们也要看到现实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对于我们地方院校来说,有研究认为,有四方面的挑战:

在高考录取率逐年提高与报考人数逐年递减的情况下,面临着“报考率”的挑战;在规模增长与生均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面临着“满意率”的挑战;在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与毕业生逐年增多的情况下,面临着“就业率”的挑战;在地方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需求增多与高校服务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面临着“贡献率”的挑战。这些分析给我们办学提供了参照系。就我们的现状来讲,以上四种挑战都是存在的,在一些方面,挑战还是严峻的。

我们还应看到,现在高校间的竞争合作日趋激烈,呈现出白热化的状态。争生源、争人才、争项目、争排名,范围不仅限于本省、内陆,而且涉及两岸四地,波及世界。如何在激烈的竞争合作中求生存、求发展,占领一席之地,形势也是严峻的。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回应社会、学生、家长的要求和期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的、必须直面的问题。

抓住机遇,需要我们负起责任,敢于担当;需要我们坚定信心,鼓足勇气;迎接挑战,需要我们未雨绸缪,主动应对;需要我们加倍努力,扎实工作;学院发展,需要我们脚踏实地,重视当下,认真落实2012年各项工作。

二、统筹兼顾,谋远图强,把握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推动学院的快速持续协调发展

学院的建设涉及的方面很多,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立足长远,统筹兼顾,精心谋划。今年189日,学院领导班子和部分职能处室负责同志,利用休息时间,在榆次召开了2012年工作务虚会议,专题研究学院发展和2012年工作。应该说,会议成果是丰硕的:理清了思路,取得了共识,明确了发展主题和工作任务。汇聚大家意见,结合我的一些思考,谈一下工作的基本思路和2012年工作重点。

(一)工作的基本思路

1、围绕学校的发展定位,搞好顶层设计

关于这一点,我想说的远一点。

高校的功能定位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对学校功能的定位,这是德政教育,是培养士大夫的教育。这里的“大学”虽然在涵义上和现代大学有很大区别,但对中国后代中国教育有重大影响。人们研究,真正意义的现代大学起点是11世纪末、12世纪初产生的意大利的博罗尼亚大学(1088年,欧洲大学之母),以及稍后成立的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这就是被人类文化史上称作“智慧的花朵”的中世纪大学。当时建立大学的初衷,就是对知识的追求,满足一种精神的需要。中世纪大学努力把自己构建成“象牙塔”,表明一种对知识和精神追求的超然和执着。到了19世纪,经过文艺复兴,经过工业革命,中世纪大学远离社会需求,讲究繁琐经院哲学,保守落后,使人们逐渐失去了对大学的信心和信任。以德国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经典大学理念产生。他主张大学教学与研究相统一。他认为,“教授不是给予之人,学生亦非接受之人,两者都是研究者和创造者”,对科学研究推崇备至。大学产生出了第二功能——科学研究。这种理念,对我国现代大学也是有重大影响的。例如,蔡元培先生就讲到:“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大学要“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到了20世纪,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大学提出了大学适应社会现实需要,“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大学“下嫁”,美国出现了“赠地学院”,英国新大学运动产生了产业大学,当时认为大学教授最好的就是双脚沾满牛粪的教授。大学发展出了第三个功能——社会服务。进入20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们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大学逐渐进入了社会的中心,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刘延东国务委员讲,今年国家科技进步奖70%以上为高校获得。大学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高,大学的文化功能也越来越呈现。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上,明确指出高校要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个功能。

对于一所具体大学而言,由于各自的办学历史、办学传统、学科优势、发展程度的不同,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就国家而言,有985院校,211院校,有地方院校。省内来讲,有“老八所”、“新十所”,有“独立学院”,还有高职高专。各个学校的定位是不一样的。

我们学院的定位是“建设特色鲜明和重要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个定位是明确的,也是准确的。为实现这一目标,20106月,我院又明确提出了“三步走”战略。

学院的定位和发展战略很多涉及到学校的顶层设计。如:我们讲转型跨越,要从什么型转向什么型,路径有哪些,转型的标准标志是什么?需要我们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办学实际,精心研究,做出科学回答。

2、抓住学院内涵建设的关键要素,推动六项建设

在经历了1999年大规模扩招、大发展后,我国高等教育已由外延式的规模发展,转变为内涵式的质量提升,大学已经进入质量时代。

加强内涵建设,要求我们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培养模式,抓住学科、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大学制度、大学文化等内涵建设的关键要素,全力推进。我概括了6个方面的建设,也可以称之为六项工程:

一是质量提升工程。树立质量立校理念,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纲要》,把质量的提升作为工作的主题、主线和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

二是特色打造工程。树立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发展、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理念,进一步加强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特色产学研用结合模式,进一步凝练和打造鲜明的办学特色。

三是人才支撑工程。“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和后勤服务三支队伍,重点是师资队伍,特别是领军人物、拔尖人才。要营造育人、留人、选人、用人的政策环境,使各类人才心情舒畅地生活工作、健康成长、干事创业。

四是科学管理工程。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办学章程等制度,提高依法办学、依规办学意识,提升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关注民生,尊重师生权益,协调处理各方利益,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保证校园平安稳定和谐;注重管理的质量、效能、效益,进一步推行量化考核、责任制考核,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五是文化引领工程。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内涵、层次、品位、特质的重要标志。一所大学如果缺乏深刻的文化内涵,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卓越的大学。要精心凝练和打造具有优良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校风,形成学校凝聚团结和开放创新的核心价值和工院特色文化。

六是党的建设工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引领、凝聚和保障作用。

(二)2012年的重点工作

2012年工作有三个重要的背景:一是2012年要召开党的十八大,保持稳定,促进和谐是最大的政治任务;二是2012年是我院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的收官之年,各项任务完成的如何年底要见分晓;三是2012年是实现“五年一大变”的关键之年,前三年我们发展得很好、很快,后两年更要实现快速发展和显著变化,今年是关键。

在此背景下,我们安排了今年的工作,吴院长已经讲得很周全了,重点的事项,我再强调一下:

1、教学上,重点是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定和实施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2、学科建设上,重点是开展应用型学科专业组团建设,调整重组,建设六大学科群。

3、科研上,重点是“产学研用”对接。

4、校园基本建设,重点是开工工程投入使用,新建工程如期开工,创造优美校园环境。

5、人才队伍建设上,引育并重,数量和质量双提高,重点是师资队伍。

6、民生建设,重点是制定实施绩效考核方案,提高教职工待遇(不少于1000万)和建设教工住宅校园。

7、学生工作,重点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育人质量;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维护学校稳定。

8、思想文化建设,重点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9、党建工作,重点是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好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做好干部任期考核和调整工作,做好迎接十八大召开和精神的学习贯彻。

10、启动迎接合格评估准备工作和2014年建校6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

三、分解任务,强化执行,保持高昂的进取精神和良好的发展态势,确保工作落实和质量

落实2012年工作要继续发扬我们过去几年工作中形成的好的精神,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也要讲求科学的方法,保证工作的质量。我强调三点:

(一)分解任务,责任到人

今年下发的工作要点,就包含着任务分解。我这里要强调的是,负责部门就是第一责任部门。第一责任部门负责人意味着落实要靠你,交账要你交,问责要问你。第一责任部门分管校领导也要负起领导责任,要检点、要协调、要指导。各部门、各单位要把任务分解到具体人头上,做出落实计划,明确时间进度和标准要求。

(二)苦干实干,保证质量

我们的工作不是写在纸上、印在文件上的,要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效果上,落实在发展上。工作是干出来的。这几年学院有显著的变化,靠的是同志们的实干精神,靠的是上下一心、艰苦奋斗。有这样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我们不仅要干,还要讲究科学,保证质量。

(三)严肃纪律,严明作风

落实工作要靠人,靠我们每一个人,靠集体的力量。团结协作、凝心聚力要靠觉悟,也要靠纪律、靠作风。工作要点里有8个部分,43小项的工作,今天做了安排,中期要检查进度,年终要逐项考评。在中期和年终考核中,对执行好的要表彰奖励,对落实差的要有个说法。

今天,我们开的是干部会议,对干部的纪律、作风问题我多讲两句。

严肃纪律首先要讲政治纪律。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年份,学校的政治稳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高校是社会思潮的风向标,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各级干部要具有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要坚持与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守高校阵地,防止意识形态的渗透,把保持学校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

其次,要讲工作纪律。学校政令要畅通,各项工作任务要落实,不允许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更不能各行其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今后,处级以上干部外出离开太原市,要履行请假手续。

    第三,要讲生活纪律。省里去年抓作风建设、纪律整顿,处理了不少人。我院借此东风,抓正风肃纪,成效明显。今年又将正风肃纪列入了工作要点,这项工作要经常化、常态化。省里的“五不准”:不准上班时间未履行请假手续擅自离岗;不准上班时间打牌、下棋、打麻将和玩电脑游戏等;不准上班时间到茶社、歌厅、洗浴场所等休闲娱乐场所活动;不准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不准参与赌博。这是红线、是高压线,是雷区,不要碰,更不要顶。

作风建设是大事,没有好的风气,没有过硬的作风,就打不了胜仗、硬仗。今年16日在我院教代会上,我总结了五种精神。就是: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精神;勇于任事、敢于担当的精神;谋远图强、积极进取的精神;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精神。我们要继续发扬。在作风建设上,我们要治庸治懒,使干部队伍保持为民、干事、务实、清廉之风。

 

同志们,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整,我们就要开始紧张忙碌的工作了。希望同志们增强机遇意识,鼓起跨越发展、时不我待的勇气,增强忧患意识,激发负重爬坡、争先创优的胆气,增强创新意识,保持奋发图强、勇攀高峰的锐气,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的一年、新的学期工作,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开创我院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351-3566010    电子邮件:dangzhengban1954@tit.edu.cn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兰路31号    邮编:030008

版权所有:太原工业学院    ICP备案号:晋ICP备14003279号    晋公网安备号:140110430070001